2009年4月17日 星期五

心情日記

最近的感觸很多,突然發現少說話是最好的。

常常會有學弟妹問我,你要怎麼知道一個人說的是不是事實。

我會回答說,是不是事實你可能永遠都不知道,重要的是他怎麼呈現他所陳述的內容。

有一些事實我們永遠不會知道,他只存在回憶當中。

更理性的說法,他只存在數百萬的微小神經裂隙裡。

既然不知道事實如何,不斷的去探究事實,是否真的存在他的價值。

當然,這並不符合佛洛依德他們的想法。

學分析的人,都很想知道真實的回憶,那怕只是一些片段,都有著無比的價值。

但是,這一切究竟是真實的事實,或只是捏造的事實,常常不得而知。

龐大而繁雜的訊息常常淹沒了我們的知覺,讓我們沒辦法分辨是非。

抑或是,我們選擇性的相信了我們所認定的事實,即便是哪根本與現實沾不上邊。

我們會因為擁有某些資訊而感到滿足,以便於消除處在未知的恐懼。

這樣會讓我們沒有選擇的去相信單一的信息,用來控制未知的不安。

所以,人是脆弱的。

有實驗告訴我們,當加上再三的保證與人格的擔保,即使是瞞天的大謊,也會使人置信。

然而,相對的來說,有些事實反而難以讓人接受。

如同是Martha Mitchell effect


所以,我的結論,我還是少說話。

你相信我說的話嗎? 呵呵?

到最後已經無所謂了~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